潘震宙
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
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
原文为作者在第二届汉文化论坛上的讲话
尊敬的邵鸿主席、爱军部长、王昊主席、乐伟书记、剑峰市长、各位领导、各位嘉宾、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朋友们:
大家上午好!
非常荣幸受邀来到徐州参加“第二届汉文化论坛”。我是江苏常州人,但来到徐州,也是回到了故乡,因为我在江苏出生、成长、工作了50多年,所以,今天,我既是嘉宾,也可以说是半个主人,借此机会,欢迎远道而来的参加此次盛会的所有嘉宾和朋友,为徐州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献计献策。
因为工作的关系,我到过徐州很多次,徐州的狮子山汉王墓、汉兵马俑、汉画像石等等,令我震撼,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徐州,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,因为历史的眷顾,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都能在徐州找到印迹;因为文化的浸润,它拥有着独特的汉文化特质:开放包容、磅礴大气、蓬勃向上。
徐州是一座颜值与才华并存的城市,有唐诗礼赞云龙湖:春风万顷绿,映带至徐州。徐州不仅有千姿百态的秀丽风光,更有伟人、英雄、先贤、名士,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,开风气之先河、领时代之潮流。
徐州总能被时代垂青,是国人心中立业的沃土,宜居的圣地。在这里,传统和开放共生、烟火和时尚并存。
徐州,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。刘邦开创的汉朝,是伟大的朝代;是一个英雄辈出,让人神往,让人血脉贲张的时代。汉子的意思,就是像汉朝男子那样了不起的男人。
西汉的陈汤说:
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。
东汉的班超说: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
在中国历史上,英雄精神从未中断,它深植于中华血脉之中,在每一个时代和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,它都能释放光热。
吕思勉先生在《中国通史》中说:
秦汉之世,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,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。中国本部的统一,完成于此时,历代开拓的规模,亦自此时定下。
我们中国疆域的大致范围,就是秦汉两朝确定下来的。
刘邦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的贡献。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“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”。
有了汉朝,才有了汉朝的文化,才有了华夏民族的“核心文化”,最终凝聚成——汉文化,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千年不衰的深远影响。
“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,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,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。”
站在徐州这片土地上,就是站在汉朝文化的起点上。民族的认同,根本上是文化的认同。中华民族屡遭浩劫而不亡,几度危而复续,衰而复兴,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力量。汉文化的世代传承、延续和发展,让我们今天之中国变得更加强盛,更加繁荣、更加美好。
这次论坛请来了许多汉文化研究的顶级专家和学者,比如邵鸿主席对中国秦汉史的研究就有很深的造诣。关于汉文化的历史研究,我就不班门弄斧了。
今天,我谈两点浅见,一是代表汉朝文化精神高度的“实事求是”,二是代表汉朝文化战略远见的“丝绸之路”。
1943年,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央党校题写了“实事求是,力戒空谈”八个字。“实事求是”不仅是中央党校的校训,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指南。
邓小平同志曾说:
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,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,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,归根到底,就是靠这个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为何要坚持实事求是,如何坚持实事求是作出了深刻论述。
“实事求是”一词,来自汉朝,出自《汉书》,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的原文是:
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
河间献王刘德,是汉景帝的儿子。刘德凡事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和他祖父汉文帝对事情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,(汉文帝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刘恒)。
关于汉朝的实事求是,我想举一个例子:东汉的开国皇帝——光武帝刘秀(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),当他建立东汉时,因为持续了近二十年的王莽之乱,当时民生凋敝。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其中有一条,就是拒绝西域的朝贡。为什么要拒绝朝贡呢?因为朝廷对朝贡者是要有“回赐”的,回赐之物,往往比朝贡的更多,从实际上说,就是赔本买卖。光武帝实事求是,不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,拒绝朝贡。因为光武帝这种不务虚名,只求真只求实的精神,天下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,到了东汉的第四代皇帝汉和帝,才终于有力量,彻底地消灭了匈奴。
因为实事求是的精神,汉朝有了强大的武力,消灭了匈奴,打通了西域;因为实事求是的精神,汉朝有了丰富的物产,有了大量对外贸易的条件,才有了丝绸之路的战略远见。我们的祖先,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,让汉朝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。
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骨子里,有实事求是的精神,所以我们既有远大的抱负,但又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远方,走向未来。
两千多年前,汉武帝开辟的丝绸之路,对于汉朝、对于中国、对于全世界、对于整个人类社会,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,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《丝绸之路:一部全新的世界史》的作者——英国历史学家彼得·弗兰科潘说:
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,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,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。
历史是最好的老师。古代丝绸之路,昭示了不同文明之间彼此交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,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,它不仅是“一带一路”伟大倡议的思想源头,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行动基础。
当然,“一带一路”对于古丝绸之路而言,是一次伟大的超越。
截至今年6月底,中国已和152个国家、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合作文件。
作为和平、繁荣、开放、创新、文明之路,“一带一路”必将在促进经济全球化、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过程中,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,这是历史的必然,也是时代的选择。
综观以往一切人类的历史,都是人们为向往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历史。
汉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统之美、生活之美、技艺之美和匠心之美。我们要传承好、发展好汉文化遗产,使之成为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我们守护和传承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美感和强大的生命力,发扬和创新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激活,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“破茧成蝶”,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审美取向、时尚创意、消费需求的有机结合,与社会、人民的生活的深度融合。
汉文化,是极其厚重的,是无比灿烂而辉煌的,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淘洗,不断地流传和发扬光大,如今,与现代文明相融合,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。
汉高祖斩蛇起义,开创了汉朝。如果没有汉朝,没有汉朝的强大,和后人对汉朝的敬仰,中国文字就不会叫汉字,传统服装就不会叫汉服。
现在全国各地,越来越多的人穿上汉服,弘扬汉文化,拉近了普通人与中国历史的距离。汉服复兴展现了东方气象,东方气派和东方意志。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传说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今天,徐州正在赋予汉文化新的生命力,让这颗古老的明珠闪耀着时尚的光芒。
汉文化论坛盛会的召开,说明徐州勇立时代的潮头,承接历史,立足当下,面向未来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徐州在每一个新时代都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,绽放出绚丽的时代光彩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最后,一首《西江月》送给大家,致敬本次大会:
高帝白登虽困,
终能铭勒燕然。
刚柔相济广开边,
铸就煌煌两汉。
一贯唯实可尚,
丝绸之路绵绵。
复兴华夏似鹏抟,
且看扶摇九万。
总之,汉朝是说不完的历史和梦想。
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。
同时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,身体健康,阖家欢乐。
谢谢大家!